实验室名誉主任

柴之芳 院士

时间:2018-11-01来源:必赢国际437官方点击:4398



实验室名誉主任:柴之芳  院士  博士生导师

电话:0512-65880035    

传真:0512-65880035

邮箱:zfchai@suda.edu.cn

通讯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苏州大学402B302邮编215123


个人简历:

柴之芳,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必赢国际437官方名誉主任,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1964毕业于复旦大学放射化学专业。1980-1982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从事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其后,曾在美国Purdue大学、 法国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 荷兰Delft大学、 ECN能源研究中心、 东京都立大学等地短期工作。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和核分析方法学的发展,在放射化学、核能防护、乏燃料后处理复杂体系中锕系元素化学行为、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爆炸现场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负责和组织了1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4项重大基金项目,发表论文60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 Chem Soc RevPNASJACSNano Lett等,中文著作10本,英文5本,在国际重要会议作大会或基调报告60多次。曾任或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领衔委员(Titular Member)、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以及其他5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或顾问;Radiochimica Acta, Metallomics4本国际刊物及中国科学等10本国内刊物的编委。国家核反恐小组成员。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等国家级和部委级奖10余项。2005年获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George von Hevesy是发展中国家第1个获奖人。从2012年来一直入选汤逊路透和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现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和嬗变”、江苏省"放射医学"协同创新、特种医学优势学科、苏州市“名城名校”等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1、高LET射线生物效应的研究

2、核影像方法学的研究

3、环境放射化学

4、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研究

5、纳米药物在放射医学中的应用


科研项目:

1.项目来源::科技部;项目名称:省部共建必赢国际437官方;立项年度:2018.01-2022.12;经费:1.53亿元;已顺利通过验收;项目负责人。

2.项目来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名称:乏燃料后处理复杂体系中的锕系元素化学研究;编号:21790370;立项年度:201801-202212;经费:1669.55万元;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项目来源省教育厅;项目名称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编号: SX12800114;立项年度:2014.01-2016.12;经费: 3000万元;2017.01-2020.12; 3200万元;2021.01-2024.12; 4000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4.项目来源省政府;项目名称特种医学优势学科;编号: YX12800211;立项年度:2014.01-2017.12,经费: 2000万元;2018.01-2021.12, 2360万元;2022.01-2025.12在研;项目负责人。

5.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名称: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和嬗变;编号:91026000;立项年度:2011.01-2017.12;经费:19000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1.Yuan M, Ma F, Chen L, Li B, Dai X, Shu J, He L, Chen J, Lin S, Xie G, Chai Z, Wang S. Hydrogen Isotope Effect Endows a Breakthrough in Photoluminescent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J Am Chem Soc. 2024 Jan 8. doi: 10.1021/jacs.3c10511.

2.Chen J, Zhang M, Shu J, Liu S, Dong X, Li C, He L, Yuan M, Wu Y, Xu J, Zhang D, Ma F, Wu G, Chai Z, Wang S. Radiation-Induced De Novo Defect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oost CO2 Sorption. J Am Chem Soc. 2023 Nov 1;145(43):23651-23658.

3.Zhang Y, Li F, Cui Z, Li K, Guan J, Tian L, Wang Y, Liu N, Wu W, Chai Z, Wang S. A Radio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225Ac in Vivo. J Am Chem Soc. 2023 Jul 12;145(27):14679-14685.

4.Guan J, Wang X, Shi P, Chen L, Chen B, Zhang Y, Chen Y, Xu Y, Chai Z, Wang S, Diwu J. Hinokitiol, an Advanced Bidentate Ligand for Uranyl Decorporation. Inorg Chem. 2022 Mar 7;61(9):3886-3892.

5.Liang C, Cheng L, Zhang S, Yang S, Liu W, Xie J, Li MD, Chai Z, Wang Y, Wang S. Boosting the Optoelectronic Performance by Regulating Exciton Behaviors in a Porous Semiconductiv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J Am Chem Soc. 2022 Feb 9;144(5):2189-2196.

6.Zhang S, Chen L, Xie J, Zhang Y, Huang F, Wang X, Li K, Chai Z, Yang Q, Chen L, Wang Y, Dai X, Chai Z, Wang S. Turn-up Luminescent Sensing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by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norg Chem. 2022 Mar 9. doi: 10.1021/acs.inorgchem.2c00250.

7.Xie R, Shen N, Chen X, Li J, Wang Y, Zhang C, Xiao C, Chai Z, Wang S. 99TcO4- Separation through Selective Crystallization Assisted by Polydentate Benzene-Aminoguanidinium Ligands. Inorg Chem. 2021 May 3;60(9):6463-6471.

8.X Yi, H Zhou, Y Chao, S Xiong, J Zhong, Z Chai, K Yang, Z Liu. Bacteria-triggered tumor-specific thrombosis to enable potent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ci Adv. 2020 Aug 14;6(33):eaba3546.

9.Wang X, Dai X, Shi C, Wan J, Silver MA, Zhang L, Chen L, Yi X, Chen B, Zhang D, Yang K, Diwu J, Wang J, Xu Y, Zhou R, Chai Z, Wang S. A 2-Hydroxypyridinone-based Decorporation Agent that Removes Uranium from Bones In Vivo. Nat Commun. 2019 Jun 25;10(1):2570.

10.Chong Y, Dai X, Fang G, Wu R, Zhao L, Ma X, Tian X, Lee S, Zhang C, Chen C, Chai Z, Ge C, Zhou R.Palladium concave nanocrystals with high-index facets accelerate ascorbate oxidation in cancer treatment.Nat Commun. 2018;9(1):4861.


荣誉奖励:

1978年,某些核的快中子激发曲线测量;全国科学大会奖,排名4

1978年,官厅水库水系保护的研究;全国科学大会奖, 排名3

1983年,京津渤区域环境综合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6

1988年,核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

1991年,铂族元素丰度特征研究;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

1992年,铱化学种态的分子活化研究;美国核学会个人奖,排名1

1999年,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活化研究;中科院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排名5

2012年,纳米生物安全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5

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被列为“高被引科学家”

2015年,苏州大学医学部主任奖,排名1

202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集体)

2023年,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课程教学及招生信息:

1.放射医学进展[本科生课程临床医学七年制(放射医学方向)

2.核科学概论(本科生课程)

3.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专题讲座(博士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