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我院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航天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进展汇报会暨2023特种医学高峰论坛

时间:2023-11-30来源:必赢国际437官方点击:135


20231125-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航天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进展》汇报会暨2023特种医学高峰论坛在苏州大学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部医学五处处长曹河圻、医学部医学五处流动项目主任周子健、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管又飞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院长邹飞教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英贤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所长张令强研究员、苏州大学周光明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史春梦教授作为项目指导专家组参加了会议。我校副校长吴嘉炜,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何乐,苏州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钱福良,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秦立强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柴之芳、党委书记王成奎、副院长史海斌、华道本、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徐加英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王成奎主持,进展汇报会由何乐院长主持。

开幕式上,吴嘉炜代表苏州大学向参加论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苏州大学的科研概况以及苏州医学院的科研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特种医学学科的建设情况。同时特别感谢特种医学各位专家对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柴之芳对会议的召开和重大项目的开展提出了期许。他指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步迅速,未来实现广大民众的“飞天梦”并不遥远,但是如何保障空间旅行过程中的健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空间环境因素复杂,空间辐射剂量问题也需要提出更精确的测量方法,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需要被更加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发言中表示自己见证了项目的成长,项目组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暨双光子显微镜实现了空间站搭载并测量了航天员皮肤代谢数据之后,项目组在风险预警领域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对后续的研究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曹河圻充分肯定了重大项目项目组近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进展报告会围绕特种医学和载人航天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丰富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与会专家也将对项目的执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特种医学学科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苏州大学有非常好的特种医学学科优势,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强特种医学、航天医学和空间生物学的关注和了解,推动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服务我国“航天强国”建设需求。

根据会议日程,重大项目负责人李英贤作了题为《航天极端环境机体应激与防护策略》的总体报告,报告总结了近一年来项目组累积的数据和取得的成绩。随后,四个课题组长又分别汇报总结了课题进展。张令强研究员作了题为《谷氨酰胺代谢和失重环境下骨骼细胞的命运决定》的汇报、李英贤研究员作了题为《航天特殊环境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在机体应激中的调控作用》的汇报、周光明教授作了题为《航天极端环境的致癌风险与机理研究》的汇报、史春梦教授作了题为《航天极端环境所致机体应激损伤的干预策略》的汇报。汇报内容得到专家指导小组和与会特邀专家的赞扬,大家一致认为,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会议邀请国内特种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指导和交流。高峰论坛中,中科院空间应用与工程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张伟研究员作了题为《载人空间站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任务规划》的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生命科学项目的规划和要求;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员唐丽研究员作了题为《肝脏巨噬细胞功能与调控》的报告,阐述了免疫环境在肝病进展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李萍研究员带来了《应激对银屑病的影响及中医药的干预机制》的报告,提出了空间极端环境下皮肤病诱发机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周平坤研究员通过题为《放射组织反应与非癌症疾病》的报告系统分享了电离辐射在心血管健康等诸多非癌症效应;最后,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教授裴海龙博士作了题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基因组“黑洞”与蛋白质组“噪音”背后的小分子蛋白质功能》,介绍了非编码RNA编码的小分子蛋白质在空间极端环境应激响应中的关键作用。